金 門 新 台 幣 券
金門地處福建省東南方之廈門灣,位於九龍江出口,西距廈門外港約十公里,
東距台灣島 277公里,緯度約與台中相當。隸屬福建省金門縣,其面積包括金門本島及烈嶼、
大澄、小澄、角嶼、向蛤、西礁、大擔、二擔諸島,總計1753700 平方公里。
金門舊名浯洲,又名仙洲、浯島、浯江、浯海、滄浯。金門溯自晉朝元帝建武年(西
元265 年),始有居民之記載,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。據歷史考據,晉元帝建 武年,
發生五胡亂華,原居中土的蘇、陳、吳、蔡、呂、顏等六姓民眾,不甘受異族的統治,於是播
遷於此,這是金門最早有民眾定居的記載。明末魯王與鄭成功據金門,做為《反清復明》的根
據地,明鄭在此練兵、伐木造船。鄭成功在金門駐軍長達18年之久。
金門本島形似古時的金錠,島中央狹窄,東西端寬廣,東西距離約20公里,南北向距
離15.5 公里,島中央最狹長部份寬三公里。金門的十餘個島嶼,星羅棋佈,如眾星供月散布在
大海中。金門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。
金門主峰為太武山,高253 公尺,其石紛糾縈紆印章篆刻,故又稱《海印》。太武山
之外,東有鵲山、鳳山,南有雙山、長安山、豐蓮山,西有矛山,西北有獅山、虎山、天摩山
, 為大小起伏丘陵地,隔海遠望如仙人偃臥,海上人因此別呼之金門為《仙山》。
民國39年2 月28日台銀設金門通匯處,4 月7日金門發行粵華總社銀幣流通券,民國
41年5月1日台灣銀行號始發行加蓋〞限金門通用〞之新台幣券〞。
|
|
|
|
39年金門壹角白紙彎水 |
39年金門壹角 直水前期 |
39年金門壹角 直水後期 |
|
印章上無金門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壹角 印章上有金門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伍角 白紙彎水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伍角 黃紙直水 |
|||
|
|
||
38年金門壹元 第一印刷廠 圓3 |
|||
|
|
||
38年金門壹元 中央印製廠 圓3 |
|||
|
|
||
38年金門壹元第一 印刷廠 平3 |
|||
|
|
||
38年金門壹元 中央印製廠 平3 |
|||
|
|||
44年金門伍元 平3彎水 |
|||
|
|
||
44年伍元 圓3直水 |
|||
|
|||
55年金門伍元 版式分限金門通用之《金 》字:1.不出頭金 2.雙出頭金 3.右出頭金 4.左出頭金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 拾元一廠英文雙前字軌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 拾元 第一印刷廠 圓3 |
|||
這張變體鈔,是台鈔大師台南《李庚申》先生的藏品,現在藏家手中的同號、漏蓋變體鈔, 或沒有發行的《試印票》,大都是出自李先生之手。這些紙幣是當年黨先生賣給李庚申,李 先生有讓我看過,無奈當時對這種變體鈔沒有興趣,故失之交臂,只留下這枚金門漏蓋鈔。
|
|||
|
|
||
39年金門 拾元 第一印刷廠 圓3 正面漏蓋〞限金門通用〞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 拾元一廠 平3 |
|||
|
|
||
39年金門 拾元中央廠 平3 |
|||
|
|
||
40年金門 伍拾元一廠平3 |
|||
|
|
||
58年金門 拾元 |
|||
|
|||
|
|||
58年金門 伍拾元 |
|||
|
|
||
61年金門 壹佰元 版式分:無組記和〞C〞記二種 |
|||
|
|
||
65年金門 拾元 |
|||
|
|
||
70年金門 伍佰元 |
|||
|
|
||
70年金門 壹仟元 |
回首頁 | 臺南官銀票 | 古早台灣錢 | 台灣銀行券 | 台灣硬輔幣 | 舊台幣券 |